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坚定实现“双碳”目标,要确保传统能源逐步安全替代退出
6月5日,双碳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在辽宁沈阳举行,生态实现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在2022年六五环境日国家主场活动共建清洁美丽世界辽宁论坛上表示,环境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定不移,部部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长黄传统要坚持稳中求进,润秋逐步实现。坚定富煤贫油少气是目标我国的基本国情,要先立后破、确保通盘谋划,逐步确保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安全替代基础上。一方面,替代退出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双碳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生态实现另一方面,环境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光伏和风能等新能源,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生态环境部部长黄润秋十八大以来
我国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
黄润秋说,应该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坚持绿色低碳发展,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以年均3%的能源消费增速支撑了平均6.5%的经济增长,能耗强度累计下降26.2%。2020年我国碳排放强度较2005年下降48.4%,超额完成对外承诺的目标。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为奥运历史上首个“碳中和”的冬奥会,千余辆氢能大巴穿梭于赛场,所有场馆100%由清洁能源供电,全部场馆达到绿色建筑标准,展示了我国全面绿色低碳转型的坚定决心和坚实步伐。
与2015年相比,2021年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细颗粒物平均浓度下降34.8%,北京更是下降了57.7%,地表水劣Ⅴ类水体比例下降至1.2%。
黄润秋对此表示,作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和引领者,我国坚定践行多边主义,努力推动构建公平合理、合作共赢的全球环境治理体系。推动《巴黎协定》达成、签署、生效和实施,宣布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不再新建境外煤电项目,充分体现了负责任大国的担当。成功举办《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第一阶段会议,开启全球生物多样性治理新篇章。深入开展绿色“一带一路”建设,开展南南合作,帮助发展中国家提高环境治理能力、增进民生福祉。
▲我国生物多样性持续增加 薛康 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定不移
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
黄润秋说,绿色低碳发展是经济社会发展全面转型的复杂工程和长期任务,“双碳”目标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六次集体学习时强调,加强统筹协调。要把“双碳”工作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降碳、减污、扩绿、增长协同推进,加快制定出台相关规划、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组织实施好“碳达峰十大行动”,加强政策衔接。
“降碳可以从源头上减少污染物排放,减污可以提高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扩绿可以提高碳汇能力、扩大环境容量,把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作为总抓手,可以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从而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黄润秋说,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要坚定不移,但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要坚持稳中求进,逐步实现。富煤贫油少气是我国的基本国情,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确保传统能源逐步退出建立在新能源安全可靠的替代基础上。一方面,坚决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提升煤炭清洁高效利用水平。另一方面,加快发展有规模有效益的光伏和风能等新能源,统筹水电开发和生态保护,积极有序发展核电。
在黄润秋看来,我国污染防治攻坚战由坚决打好向深入打好转变,触及的矛盾问题层次更深、领域更广、要求也更高。要巩固污染防治攻坚成果,坚持精准治污、科学治污、依法治污,保持力度、延伸深度、拓宽广度,以更高标准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稳步推进“无废城市”建设,加强新污染物治理,强化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大力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黄润秋表示,稳步提升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既是增加优质生态产品供给的必然要求,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举措,是基于自然的解决方案。要坚持系统观念,统筹推进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实施重要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与监管,严格生态保护红线管控,不断巩固提升森林、草原、湿地、海洋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
“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是解决我国生态环境问题的基础之策。”黄润秋说,要充分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引领、优化和倒逼作用,促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用地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低水平项目盲目上马,加快绿色低碳技术攻关和推广应用,推动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培育绿色低碳新动能。
红星新闻记者 吴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