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毅夫:保持高速动态经济增长,保持开放型改革态度

原标题:林毅夫:保持高速动态经济增长,林毅保持开放型改革态度

来源:亚布力企业家论坛CEF

林毅夫|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教授、夫保放型院长,持高长保持开北京大学国家发展研究院名誉院长,速动北京大学南南合作与发展学院院长

全世界正在经历巨大变革,态经态度这也是济增过去一百年未见的大变革。我们如何理解这样的改革变革、理解变革的林毅演进和发展,就必须要理解变革背后的夫保放型原因。这些大的持高长保持开变革也可以在经济变化当中展示出来,特别是速动在全世界的主要大国中展示出来。

1900年,态经态度也就是济增20世纪伊始,那时大国联盟入侵北京。改革我们所说的林毅八国联军包括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意大利、俄国、日本以及奥匈帝国,他们加在一起占到了全世界一半的GDP份额(50.4%)。2000年时G8集团,同样也是八个国家,分别是美国、英国、德国、法国、意大利、俄国、日本和加拿大,他们组成了G8集团,2000年G8集团的GDP加在一起占世界的47%。

所以,20世纪经济版图还是非常稳定的,主要是由七大或者是八大国家力量组成,它们占到全球GDP的50%。也是由于经济上的力量,使得全球的政治和冲突实际上由这八个国家决定。进入21世纪以后,事情发生了很大的变化。2018年,这八个国家对于全球经济的贡献从47%下降到34.7%,由于整个经济产出的下降,G8集团丧失了管理世界冲击的能力。这也是全球治理的全球化组织中从G8发展为G20的原因之一。

全球版图之所以发生这么大的变化,不仅仅是因为这些最主要的国家增长率在下降。一方面,主要国家的经济增长每年稳定在3%左右;另一方面,新兴市场经济在快速崛起,尤其是中国。2000年,中国占全球GDP的比重是6.9%,2018年的时候占了16.8%,也就是中国占世界GDP比例增加了9.9%,并且占到了G8集团下降的GDP的8%。

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新兴国家如何在新世纪当中实现这一点?我认为这是由于新兴经济市场后入者的优势,推动了科技进步以及产业升级,并且成本低很多。大国进行产业升级需要发明创造新的科技,而新兴经济市场会有后入者优势,同时也可以从全球化当中受益,使得新兴市场有足够的市场发挥他们的竞争优势。在这样一个全球版图的变化当中,从心理上来说最大的输家是美国,因为在整个20世纪,美国一直是全世界最大的经济体。

到2014年,中国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改变,美国也想要去采取一些措施保持自己的经济产出,并遏制中国的发展。从经济角度来说,中国经济规模是最大的,但如果按照人均水平来看,中国比美国低很多,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国的人均GDP水平更高,生产水平更高,意味着美国技术方面的领先优势更强,美国的金融实力更强,美国的军事实力最强。经过观察,我们看到美国有一些新的趋势,很多公司希望达成联盟和中国脱钩,以此来钳制中国的经济发展。

在某些程度上来讲,美国也希望通过在亚太区的战略和一些军事行为来包围中国。达利欧教授在演讲时说,在过往的历史当中,每一次大国衰落了,新的大国兴起时,在全球范围内都存在冲突矛盾,都依靠战争来解决大国冲突。

面对当今的情况,对于中国来说,接下来何去何从?最好的战略是什么?首先我非常认同达利欧教授的观点,我认为在当下的时点,中国将会竭尽所能去避免战争,任何情况下中国都应该去避免战争,而且中国应该以古为鉴去指引未来,需要看一下历史的经验如何防止战争产生,除此之外,我想从我的角度贡献两个建议:

第一条建议,希望能够保持动态的经济发展。

第二条建议,希望能够保持开放的态度。

第一,在全球化发展当中要保持开放的态度。如果我们进行历史对比,会发现一些相同的趋势也会有差异化的发展。比如在过去各个政权交替时,无论是霸权主义稳定了霸权,或是有个国家新兴而起,他们都会替代原来的国家,所以人均的GDP水平都会提高,而且竞争者的技术水平基本在同一条线上。但是现在中国还处在迎头赶上的状态,还在追赶的过程中,中国人均GDP相当于美国四分之一的水平。以前历史过程中有这样的交替时,必须要求新兴国家代替以前的大国,他们的GDP人均水平是同一水平,而现在中国的GDP水平只占美国的四分之一。

当然我们发现人均GDP低,科技人均占比更低,美国这两个方面更高,所以美国当然可以用技术作为制裁中国或围剿中国的砝码。但中国不断地大踏步迎头赶上。刚才我讲到,中国有后发者优势,我做的一些专门研究,我发现中国现在的技术渗透率有点像20世纪40年代的德国、50年代的日本、80年代的韩国,但是这种后来居上模式的国家我们发现他们的GDP会增长8-9%。什么叫做后发者优势?中国每年应该有8%的增长潜质。中国除了具有后发者优势以外,中国已经拥有全球,按照购买力来算的最大经济体,中国的国内市场非常庞大;与此同时,中国有很高的国际经济占比份额,并且我们有较好的政治环境去保证它的稳定增长,这些都是中国的优势。中国应该变优势为宝,使它能够保持动态经济增长。

第二,我建议中国积极保持开放,能够成为全球化的推动者。为什么这样建议?因为中国现在是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我们的经济能够保持8%的潜在增长率,并且每年可以实现5-6%的实际增长率。所以你会发现,在全球当中中国的份额特别大,且国内市场又非常庞大。2008年以来,中国占到每年全球增长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如果中国能够保持这样的高速增长,中国将会持续地助力全球经济的发展,每年继续给全球增长至少贡献四分之一的增长甚至更多。

中国不仅仅是按照购买力评价的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中国也是全球最大的贸易国家。中国现在是120多个国家的最大的贸易伙伴国,也是70多个国家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国。所以,对于全球90%的国家来说,中国要不就是他们最大的贸易合作伙伴国,要不就是第二大。贸易是一个双赢的东西,尤其在当代全球化经济背景之下,大家应该是“1+1”大于“2”的共赢。其他国家和中国打交道做交易,他们从双边贸易当中获益良多。所以如果中国能够做到保持高速动态经济增长,并且保持开放型的改革态度,那么中国增长将会是其他国家的机会,当然是除了美国。

其他国家会发现,由于我们国内的增长所带动的贸易增长,包括创造一些当地的就业和经济的发展,和中国保持好的贸易关系至关重要,他们才能维护自己国家的经济增长、就业率和公司发展等。所以我认为如果能够这样做,中国可以瓦解美国试图和中国脱钩的企图。

所以,我再重复我的建议,保持动态的经济发展增速,保持开放的态度。按照购买力衡量中国经济,我们会发现,现在中国是美国的50%。但是世界会发生改变,世界会有一个旧貌换新颜的全新途径。虽然中国人均GDP占美国的50%,但中国的人口实际上是美国的4倍。中国这么大的经济体,总有一天会是美国经济总量的2倍。等那一天到来了,美国将不得不做一个平衡和抉择,必须跟中国做贸易,必须跟中国维护好关系。尤其是,只有跟中国打交道,才能维持自己的就业率,才能确保他们的国家有获益,保持正常的经济关系。这样树立的全球新秩序,是稳定和平的新秩序。

*文章来源于网易研究局,内容为林毅夫于2022年5月14日在2022清华五道口首席经济学家论坛上的发言,主题为《世界经济、金融与全球秩序展望》,未经本人确认。

综合
上一篇:央行、银保监会:积极配合做好受困房地产企业风险处置
下一篇:国常会再提六举措稳经济:适时降准、支持平台经济、推进保交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