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银行高管看稳增长:金融机构如何担当?

探索 2025-07-05 21:50:00 1472

(经济观察)高管看稳增长:金融机构如何担当?中国增长

中新社北京9月2日电 (记者 王恩博)中国正处于经济恢复的紧要关口,掌握大量资金的银行银行业如何助力稳增长?2日,在服贸会期间举行的高管“2022中国国际金融年度论坛”上,多位中国银行业高管强调了同一个关键词——“担当”。看稳

中国银行业近期集中公布上半年经营情况,金融机构数据显示行业整体加大了融资支持力度,何担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国增长其中,银行各国有大行“吨位大”“马力足”的高管作用凸显,展现出作为“头雁”的看稳担当。

据中国副行长郑国雨介绍,金融机构上半年,何担这家中国资产规模最大的中国增长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1.61万亿元(人民币,下同),银行累计向实体经济投放增量资金超过2.9万亿元。高管同时,全力保证重点融资需求,精准滴灌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提升金融服务的适应性、竞争力和普惠性。上半年,工行投向制造业的贷款增量是去年同期的3.5倍,普惠贷款增量也比去年同期大幅增长27%。

另一家国有大行中国,同样逆周期加大贷款投放。农行副行长张旭光在论坛上透露,上半年该行人民币各项贷款余额18.3万亿元,新增1.6万亿元,增速9.6%。他特别提到,在房地产景气周期时农行相关贷款余额在同业中并不突出,但在行业出现变化时能做到严格区分个别企业风险和行业整体风险,所以并不盲目抽贷、压贷,而是满足房地产行业各种合理融资需求。

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稳增长中的担当作用亦颇为关键。中国进出口银行副行长张文才说,1994年,在中国金融体系改革中,政策性金融应运而生。28年来,政策性金融作为重要的逆周期、跨周期调节工具,在关键时期落实国家政策,为重点领域提供金融支持,抵御外部冲击,熨平经济波动,发挥了应有作用。

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刘进观察到,在积极有效的货币政策引导下,信用环境和市场预期持续改善,信贷有效需求逐步回升,推动中国经济企稳向好。但当前恢复基础不够牢固,仍需着力解决一些重难点问题。

刘进表示,要解决好金融机构顺周期货币政策传导不畅的问题,保持信贷总量增长稳定性,积极服务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针对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现状,要完善敢贷愿贷的机制,提升能贷会贷的能力,助企纾困,持续巩固经济恢复向好基础。他透露,今年以来国开行本年度新增人民币贷款利率较上年下降50个基点,向实体经济减费让利超过200亿元。

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助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中国需要与之匹配的金融服务新范式。在与会人士看来,人民币国际化、数字人民币是这项工作的重要突破口之一。多家银行已主动担当,深度参与相关系统建设与探索,是其中之一。

交通银行行长刘珺表示,随着数字化技术带来货币信任机制的嬗变,未来国际货币体系将形成数字货币与主权货币共生和相互交织的新格局,数字人民币是主权数字货币的先行者,而中国14亿人口和逾40万亿元消费规模构成了全球需求的重要来源,也将催生全球最丰富的数字货币场景化生态。

刘珺认为,注入数字化元素的“人民币国际化2.0版”将以中国市场的巨大需求为磁石,引入全球相关要素,同步加入中国要素。并将借助共建“一带一路”和RCEP(《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等多边合作契机,形成数字人民币和人民币国际化相互促进的新进程。(完)

本文地址:http://flash.zenduder.com/news/234e2599740.html
版权声明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本文系作者授权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全站热门

北交所副总经理王丽:将打造审核更高效、预期更明确的中小企业上市路径

特斯拉回应上海工厂再次停产:暂时没收到通知

700余万元买理财遭平仓亏损过半,中信信托被判赔

淘宝元宇宙商标被驳回

山东前10月财政收入6253亿元,同口径增5.3%

证监会副主席王建军:深化与境外监管部门合作 加强与国际投资者沟通

中国使馆敦促日方立即停止插手香港事务和中国内政

中利集团资金被占用余额8.77亿,控股股东称力争一个月内归还

友情链接